查看原文
其他

名坤伶访问记:侯玉兰

梨園雜志 2022-05-01

今日推送之《名坤伶访问记:侯玉兰》录自《立言画刊》1941年第143期,为该刊记者对侯玉兰的采访录。《立言画刊》创刊于1938年10月1日,16开本,30多页,每星期出1期。画刊只维持了7年,共出356期,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终刊,《立言画刊》为游艺性刊物,其中不乏低级趣味的内容,然其中有关北京梨园之记录,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。


她们是梨园世家,“侯景兰”是她原名


 她们是“老北京”,也是梨园世家。据说从她祖父的时候就入戏班了!到她父亲这辈,当然还没离开吃“戏饭”。他叫侯月亭,唱老生。他总是在外埠唱,直到她在戏校红起来的时候,还是在天津当“底包”。玉兰本来的名字叫“侯景兰”,她从小到十四岁没怎么念过书。还是她们住在豆腐巷的时候,她只在附近一家私塾里念了几本《千字文》、《百家姓》。老家庭总认为女孩子不应该多念书,她们家也始终遵守着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的这句话,不希望她将来在书上有甚么成就。据说她母亲那时就表示想着让她学戏,她因为家里素日耳闻目睹的事也都是戏班的事,无疑她当然也是爱好戏剧了!家里是梨园世家,她又爱好戏剧,未来一定是学戏了!这个在她自己那时或者也会想到这层!


侯玉兰便装照片

 

十四岁入戏校是“试读生”

 

 她十四岁那年,也是一个内行人看见她,她母亲跟人说倒打算让她学戏的事,不过苦于没有门路。她们知道果然要是让她拜先生的话,一笔消耗一定不会少。说实在的,那时她们家里环境不能说好,拜师傅这笔钱打哪筹到呢?凑巧的这时戏校成立不久,这人当时跟她们说了,告诉她们戏校组织的大概。她母亲也是认为让她入戏校是再适宜没有,以后就把这意思跟她父亲说了!不过戏校那时并没有正式招生,后来经过她舅舅(他在天津一家戏园子里管盔头箱)的奔走,辗转地托人,算是征得校方的同意,让她去戏校考试一下。她到戏校了!见着焦菊隐,经过焦一遍问话,当时说她:“傻头傻脑的倒是顶有个意思!”又跟她母亲说让她作为“试读生”,并且说十四岁开始学戏似乎晚一点,等看一看她的天资怎么样以后再决定去留。从此她就开始学戏了!可是她心里不大踏实,因为她是“试读生”,没准什么时候就许被学校淘汰了!为这事闹得她心里始终没有一天安逸。

 

由“试读生”跃为正式学生


 戏校女生都是学青衣花旦,她当然也不能例外,不过因为她举止安详的那份端淑的样子,教师认为学正工青衣最好。她的开蒙教师是何喜春跟律佩芳两个人,第一出学的是《二进宫》的李艳妃。这戏是青衣重头戏,比较难唱。她每天在研究这戏的唱白跟身段。学校很注意她,为了到底看她成不成,省得学校把个大好的人才给埋没了。中间经过两个月试验,是教过她的教师都异口同音地说她真聪明。两个月时间里学校知道她是人才了!当时由“试读生”一变成为正式学生。在她听见这个消息以后,不知欢呼鼓舞了多少日子!本来这是她应该痛快的事,要不她哪有今日的声势呢!


侯玉兰、赵金蓉之《五花洞》

 

立五年半志愿书,改名侯玉兰


 成为正式学生了!又把她母亲找了来,说到立“志愿书”的事。所谓“志愿书”,也就跟科班的“关书”差不多,不过名义上差点罢了。说到几年毕业,戏校表示任何学生都是七年,可是她母亲为这个又有点为难了!她想姑娘已经十四岁,再过七年就是二十一岁,时间未免太长了,实在她也是希望让她学出点玩意早点出来给侯家挣俩儿钱。后来她把她们家庭如何清贫的话跟焦菊隐费了唇舌,算是得到他一点同情,最后决定志愿书为五年半了!在这五年半她始终算是没有毕业的学生,她的名字到立志愿书以后,才由“侯景兰”改称“侯玉兰”。

 

初次登台庆乐演《二进宫》

 

 入学手续办完以后,还是继续学戏,《二进宫》已经成功了!初次登台是在庆乐一个晚上,唱的这出戏,由王和霖饰杨波,赵德钰饰徐彦昭,那天成绩相当不错。本来戏校认为够个材料的是赵金蓉,现在她也这么能干,当然也被跟赵金蓉同样地重视了。这戏唱完以后,并没有一次来零碎活头,总是唱着青衣正戏,又学了不少戏,戏校的老主顾们对她算是有个深刻印象了。

 

 以后戏校由金仲荪接办,她的声誉更一天比一天增高了。直到赵金蓉毕业了,她更尽量发挥出她的艺术天才。程砚秋知道她是一个好人才,只要一到戏校去必要问长问短的,这个自然是对她很关心的。排程派戏由她担任主角,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碧玉簪》,都是程跟吴富琴给说的,她之学程也是打那个时候始。由几出戏的熏陶,以致她唱上便无腔不程了!


侯玉兰、牟金铎、赵金年之《二进宫》

 

跟王瑶卿学过戏


 她一向是沉默寡言惯了的,就是对任何人应该说的话,她也不肯说,许多同学都说她老实。在戏校除去唱戏成绩特别优良,就是其他各门功课也总是名列前茅。记得戏校每次考试,她总是高居首座。

 

 为学点特别玩意,王瑶卿那儿她也很去了一阵子。据说“王大奶奶”生前最喜欢她,一见着她就管她叫“傻丫头”,素日注意她的人一定会记得她是有这么一个外号吧!王大爷给她说了几出戏,“王腔”她也学会不少。后来因为学校功课忙,便总也没去了!到现在她还希望上王家学几出老戏。

 

戏校毕业正式拜程砚秋


 她在戏校整整五年半,共总学了有六七十出戏,到现在毕业已经两年。在她刚毕业的时候,就正式拜程砚秋了。她们本来打算请一次客,隆重举行拜师典礼,后来因为程怜惜她们的境遇,没让这么办,只在程家很简单地举行了!她正式给程叩头许多人都还不知道,还总以为他们是戏校那点关系呢!她《玉堂春》、《王宝钏》许多戏,都又经过程的指正,现在她常常去报子胡同程家去学戏!程的夫人也疼她,她在哪儿都是有人缘的!


奚啸伯、侯玉兰之《汾河湾》

 

一出玉堂春红遍上海滩


 由戏校出来,第一次搭班唱戏是跟奚啸伯,以后言菊朋去上海,她跟着去挂二牌,在黄金戏院打炮戏是《玉堂春》。当时上海人很惊奇地说她比张君秋有过无不及。在上海红了,回北京还在奚的忠信社唱,以后又跟谭富英、杨宝森合作,在天津又给李少春挎刀。这次她脱离富英的同庆社,实在是因为跟忠信社总是一天有戏,她向来不愿意赶场,再者又不是赶场的角,为这个她脱离了!现在是搭杨宝森、奚啸伯两个班,每月差不多有六七百块钱的收入。她去过上海、青岛、济南几个地方,也全是红底子!


侯玉兰之《玉堂春》

 

 现在每天早晨起来练功、吊嗓子,从白云生学昆曲《琴挑》、《尼姑思凡》,预备最近唱唱,并从刘玉芳学《霸王别姬》,秋后就可以唱。余下来的时间只是在家里练练字,看看书报,很少出门。据说她父亲仍在天津,家里只有母亲、姑姑,还有一个姐姐,她舅舅也跟她们一块住,一个完美的家庭每天过着愉快的日子!


(《立言画刊》1941年第143期)


- 阅读链接 -


李少春与天津菊坛

谭富英之《珠帘寨》

言慧珠:京剧旦角发音方法初探

《梨园影事》珍贵老照片之「坤伶部名伶小影」

名坤伶访问记:孟小冬


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
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  



怀旧

梨園雜志

微信号:liyuanzazhi

新浪微博:@梨園雜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